十一月底十二月初的藏地,在人们的想象中已是大雪纷飞的严寒之际,然而寒冷挡不住e族公益基金的志愿者们开启爱心的旅程。11月29日至12月4日,e族公益基金北京志愿者8人联合e族四川大队(由资深会员“四哥”带队)一行8人总共十六人、五辆车前往四川炉霍上罗九年制学校进行实地考察。希望通过考察学校建设以及老师学生的现状采集一手资料,为日后的公益助学活动明确方向,同时向上罗小学捐赠提前了解到的学校所需医药品,部分教学设备、学习用品等爱心物资。 志愿者: 一个都不能少! 还没有出发,所有的成员就已经在微信群里互相认识,每个人都为自己的志愿工作默默地准备着!因为大家不是来做好事的,而是把事做好的! 此行至关重要的是能克服各种高原路面的车和驾轻就熟的车手,安全是一切的保障,而这正是e族人的强项,何况是训练有素多次紧急救灾练出来的“川军”!为了出行顺利大家都把车和人到调整到最佳状态,也都推后手中的工作来参与,有了精诚团结的川大车队为爱心之旅保驾护航,所有人上路的心情都踏踏实实地!此次成都还有几位擅长摄影摄像和文字的新加入的志愿者。 北京这边,e族公益基金的志愿者们,则忙碌地安排行程和紧锣密鼓发送爱心物资,微电影组忙碌地筹备剧本;专业摄影都准备妥当,8个人的队伍,每个人都不可或缺! 行程:爱心期望,顺利到达 11月29日,带着满满的期望,北京团队踏上爱心之旅!上午11点北京与成都在成都双流机场停车场大汇合,将物资和行李重新装车,分好车辆便出发啦! 从成都到马尔康的路况很好,休整一夜。
11月30号,早上8点天才亮车队就出发,一路上天很蓝阳光很暖,虽然进入317国道的山区,但既没有雨雪天气也没有暗冰路面,也没有严重拥堵几乎一路畅通。大家都没有什么高原反应,为了节省时间就在车上或者小憩吃一些速食点心,下午便顺利到达炉霍上罗科玛学校,孩子们在校门口站成两排,先敬少先队礼再为风尘仆仆远道而来的叔叔阿姨们献上了金色的哈达。志愿者们感到意外的同时也很感动,老师和孩子们的热情迅速温暖了志愿者们的心! 小学互动:藏族汉族是一家 到达的当天晚上,马不停蹄地就开展工作了! 于老师说:孩子们听说有真正的记者叔叔来,兴奋得不得了,很希望能现场交流一下,于是专业媒体出身的陈刚,摄影师孙旭晖,摄像张旭东一组作为专业人士立刻被安排在晚上七点半,给学校的小记者们交流如何做好一个记者的工作。从交流会开始到结束,远远超过预计的一小时,孩子们自始至终的渴望进步的劲头儿,清澈的眼神让“志愿老师们”早已经忘了这是第一天上3200米的海拔,热烈的氛围也丝毫体会不到高原的寒意! 越野e族5人加北京慈爱志愿者与四年级四班开一个交流班会。志愿者们先自我介绍,然后通过互相提问回答的方式鼓励孩子们主动交流。开始只有一些比较大方的孩子举手提问,为了更好地鼓励每一个孩子,我们还准备了从北京带来的色彩鲜艳并实用的学习用具作为奖品,慢慢地孩子们也大胆起来,有一个女孩问CD:你喜欢汉族还是藏族? 大家都愣了一下,就听CD有条不紊地回答:我喜欢汉族也喜欢藏族,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也喜欢外国人,因为我们都是地球人!掌声热烈地响起来! 最后讲台变成了孩子们唱歌跳舞的舞台,男生三人小合唱台风奔放旋律悠扬高亢;女生的锅桩舞蹈柔美优雅,教室内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学生家访:苦与乐,全在于心! 12月1号,志愿者分成两队家访。第一队走访道孚贫困学生家庭5家,由走走喝茶带队川大两车,卡尔等成员分两组一共走访5个贫困学生的家庭;风之花带一组川大两车CD 点味以及微电影组走访宗塔村的三个学生家庭。给大家普遍印象最深的是,居住环境和经济条件的艰苦,单亲,孤儿,残疾,失学,一无所有这些名词,当我们亲眼见证的时候,仍然是撞击心灵的震撼!去宗塔四年级的罗翁措家家访,车开到没有路的地方又爬陡峭的山一个半小时,终于到达近4000米的家,单身母亲桑吉拉姆守候着非常矮小的石头房子,进门需要低头,里面地上铺着草和睡觉的垫子,烧火的炉子,这就是全部的家当!母亲却没有哭诉自己一个人带着病放牛照顾全家老小,小女儿普珍12岁还在家帮助母亲没有读书,更多的是她纯净灿烂的笑容和端茶倒水热情招待,不停地合掌说着:卡住!(谢谢)。当母亲揭开孩子罗翁措烫伤的整条右胳膊时候,同去家访的人都心疼不止,不忍直视。最后各方都表达了自己对家庭的心意,希望小女儿普珍早日上学,母亲孩子早日健康地生活。 这一天的家访的确比较辛苦,回来有的队员就有轻微地高反倒下来了,但是这也是每一个志愿者学习和体验的过程,每个人都收获甚多。总结下来觉得这样的气候和环境中人们的精神状态,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如果我们以同样的心态,在城市里面对其各类所谓的“烦恼”瞬间感觉那都不是事儿,因为“苦与乐”全在于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