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黄花梨27年涨7000倍 一木难求贵比黄金 - 越野e族论坛

越野e族论坛

标题: 海南黄花梨27年涨7000倍 一木难求贵比黄金 [打印本页]

作者: ksj7341    时间: 2012-7-11 11:36
标题: 海南黄花梨27年涨7000倍 一木难求贵比黄金
5月13日,在中国嘉德2012春季拍卖会胜日芳华――明清古典家具集珍(三)专场中,“明末清初黄花梨独板大翘头案”以3220万元高价成交,现场异常火爆,可见中国古典家具市场收藏持续升温。中新社发杨可佳摄
  内地媒体近日一篇“一木难求,10年涨400倍堪比金价”的消息发布后,海南花梨木再次被世人关注。记者5日走访市区多处花梨木制品销售点发现,海南花梨木市场均价每斤7000多元,多是用来制作工艺品。

  花梨一木难求
  当天下午,记者来到海口东湖花鸟一条街,看到很多收藏爱好者正围在摆放着大量花梨木的摊位旁边,不少采购商前来挑选和购买花梨木。一些卖家及采购商纷纷反映,海南黄花梨价格与去年相比出现上涨,均价每斤都在7000元以上。
  “现在进货更难了。”一门店的老板称,从2005年开始,海南黄花梨已很稀少,新种植的海南黄花梨成材需200多年。目前市场上的海南黄花梨家具原料主要是以前的散旧家具和农具老料,以及从药材商手上获得的囤积料,还有些是从农村老房子上扒出来的旧料。
  记者采访中获悉,1985年海南黄花梨木材每斤价格不过一元,二十多年后,收购价已飙升到七八千元。依据花梨木料大小不同,价格差别也很大,一些大料的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每斤贵数千元,有些大料的价格已卖到每斤2万多。同时,由于原料稀缺,海南黄花梨新老家具的价格也翻倍上涨。
  工艺品贵比黄金
  海南自古就是花梨木的生产地,其产出的科梨与油梨被人们统称为黄花梨。由于岛内日照长而量丰,为黄花梨提供了极为适宜的生长条件,所产的黄花梨质优纹美、清香四溢,因此被称为“降香海南檀”,是世界公认的木材精品。“花梨木与紫檀等木材一样,早在唐代就已是做家具的精品木材。”海南黄花梨收藏协会有关负责人说。现在,gov-ern-ment已把花梨树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树种,严禁砍伐盗采。
  “现在海南黄花梨贵比黄金。”经营家具城的符海珍指着一套座椅说,这是非洲红木黄花梨原料制作,价格是19.9万元,要是海南黄花梨至少在四百万元以上。市场上海南花梨木工艺品较多,海南花梨木家具较少。记者在该家具城还看到,一些海南黄花梨工艺品价格也都在15000元以上,一个小茶壶56000元,一个小算盘价格19800元。
作者: ksj7341    时间: 2012-7-11 11:37
 部队警卫员教你鉴别真假黄花梨
周平安和他珍藏的黄花梨座架。
  虽然只是一个座架,但看上去很美,上面是一个圆形框,下面座子的雕工很精致,六面阔耳,双鱼结的饰物,整个座架没有一颗钉子,全是榫装,“整个座架是黄花梨木的。这个圆形框里原来装的是一幅湘绣,我在阁楼上看到这个座架拿出来时,由于年代久远,湘绣一下散成了灰片,后来,我曾想在圆框里装一面大理石,但看着觉得别扭,最后,还是觉着就是这么一个空圆框反而给人无尽的遐想。”座架主人周平安告诉记者。
  周平安原来在部队里当警卫员,由于首长喜欢收藏,他耳濡目染也渐渐喜欢上这一行,退伍后,周平安在岳阳工作,工作之余总是收些东西,后来干脆下海干起这一行。2006年,周平安从农村小贩处得到消息说华容一孙姓人家有一批东西要处理,他就去了。“当时孙家人是想把一个红木椅卖给我,我没看上,于是自己去阁楼上找了找,一眼看到个木座架。”周平安说,“我一眼就认出这是黄花梨木的。”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周平安以1200元的价格买下了座架。
  周平安对这个木雕座架爱不释手,“你看它制作很精美,又很有沧桑感。” 周平安说,孙家的祖辈在明代曾做过都统,后来这些东西一直摆放在孙氏祠堂里,“文革”的时候,一些东西分给孙家的各子孙家。他告诉记者,这个座架一摆出来,就吸引了很多人的眼光,“有一个广东人开价四万五要买下,我舍不得,我的理想价格是30万元。”周平安说:“我知道这个价可能太高了,但是我好不容易得了这个宝,所以总想自己珍藏着。”
  周平安看着满屋子的木雕和瓷器说,“收集木雕和瓷器,是我最大的爱好。”他从柜子里拿出一个方型的“琮式瓶”说:“给你们看看,这是我收藏的瓷器宝贝——琮式瓶,珊瑚红,圆口,方身,直腹,圈足。”周平安解释说:“这个方瓷,一方当二圆,所以你看,它圆口、圆足。俗话说‘太平有象’,它的两耳就是象形。”周平安说,从收藏中他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得到了很多乐趣。
  慧眼识宝
  望闻问切摸——教你判断真假黄花梨
  黄花梨色彩鲜艳,纹理清晰美观,深受藏家喜爱。我国广东、广西、海南也有此树种,但是不多,大部分原料是从越南进口。如何判断真假黄花梨呢,记者查阅资料,总结出“望闻问切摸”五点。
  “望”:视觉是第一感官,黄花梨纹路流畅,新料打磨后纹理清晰美观,视感极好,有麦穗纹、蟹爪纹,纹理或隐或现,生动多变。而且一般来说黄花梨家具上不会有铁钉,由于材料的珍贵,上等的黄花梨家具、工艺品的生产制造就如同玉器的雕琢一样需要精雕细刻,木榫结构绝不可以有铁钉。
  “闻”:黄花梨香味淳厚,但是属于辛辣香,鼻子好的还能多少闻出一些酸味。
  “问”:当然是通过与卖方的交谈得知一些信息,然后再判断信息真伪,谁如果说自己有大量海南的黄花梨工艺品,尤其是新的,那你要小心了!因为海南黄花梨早已经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国家早就不允许砍伐了!
  “切”:用小刀削一点碎末下来,放在一个杯子里,用滚烫的开水泼上去,会有浓厚的香味。
  “摸”:黄花梨木质坚硬,硬度高,气干密度等于或大于0.76克/立方厘米,摸起来能感到油性,粗而不刺,甚至手上会有余香缭绕。
作者: ksj7341    时间: 2012-7-11 11:38
  由于海南黄花梨大料基本绝迹,目前均采用一些旧家具老料制作,在元亨利的工厂内,老工人会经过多道工序制作海南黄花梨家具。


海南黄花梨具有加工性能良好等特点。
  由于成材缓慢、大料难得,海南黄花梨(简称“海黄”)在明末清初就已接近绝迹。据业内专家介绍,清宫曾经储存了一些黄花梨木材,在乾隆退位时用去大半以置办“乾隆花园”,在袁世凯登基时则彻底用尽。黄花梨从此“销声匿迹”,只留下若干物证和一个传说。
  海南黄花梨基本绝迹
  海南黄花梨重新出现在人们视野中时,是在1963年上海博览会海南代表团的药材展区。当时有专家在深山老林里发现了少量海南黄花梨野生树木,但最后的这批海南黄花梨也被砍伐一空。至此市场再难觅海南黄花梨大料的踪迹。
  北京元亨利古典家具公司董事长杨波,在海南当地有着“拆房专业户”的别号,他向记者讲述了求购海南黄花梨的坎坷经历。2003年底,杨波看中了一套老房中六根海南黄花梨的梁柱,当时卖主要价19万,杨波交了定金,等候拆房。可等了两个月,等来的却是价格翻倍的消息。此后,原本商定的价格一再变动,一年后涨至86万。两年后,杨波最终花费180多万收购到了这批木材,比起最初商定的价格已多出十倍。
  从2005年开始,海南黄花梨已基本绝迹。目前,市场上的海南黄花梨家具原料主要是以前的散旧家具和农具老料,以及一些从药材商手上获得的囤积料。由于新种植的海南黄花梨成材需200多年,业内专家称,海黄原料的断层持续时间可能会达到200年。
  黄花梨家具始于明代
  黄花梨作为家具始于明代,在明中后期达到鼎盛。海岩表示,明代是中国汉族皇权统治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以儒学为主干的古代文化已经非常成熟。黄花梨家具诞生在明代,与士族阶层的学养及审美意识所达到的高度密切相关。
  明隆庆年间开放海禁,打破闭关锁国的千年禁忌。郑和下西洋沟通了海上的贸易通道,产于中国海南岛本土的最优质的黄花梨也得以跨海登陆,继而进入北京皇宫。另外,家具的用材与文化、民族和统治阶级的需求有关。明代皇族吉祥属性为火,黄花梨呈红黄色,其属性亦为火,因而成为明代皇室和官宦家具的首选用材。黄花梨的风行在明代的中晚期,几乎到了令世人痴迷的程度。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伍氏兴隆明式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伍炳亮认为,明代是中国家具艺术出现飞跃式发展的历史时期,家具的形式与功能日趋完美统一,明代黄花梨家具更将中国家具艺术带入化境。今天人们所谓的中国古典家具,实际上指的就是中国明清家具。元代之前的家具大多取材于杂木,易损难存,传世甚少。而在工艺、造型、用材上皆达到让今人都难以企及的水准并可传之万代的,应以明代的黄花梨家具为始。
作者: ksj7341    时间: 2012-7-11 11:38
清代八足凳。
  文人参与提升美感
  有别于紫檀清宫御用家具的身份,黄花梨是明代文人士大夫阶层的产物。
  伍炳亮告诉记者,“明代的士大夫与文人对黄花梨木制作的家具异常宠爱。这一时期的黄花梨家具,无论从艺术审美、还是人工学的角度来说,都无可挑剔。”
  浸淫黄花梨文化多年的海岩也认为,正是由于文人士大夫的参与,明代的黄花梨家具才能具备独特的美感和价值。“任运自然,自然而然,是中国文人士大夫追求的境界。”海岩表示,“黄花梨的纹路行云流水,华美且绚烂;空灵飘逸,与中国水墨彩墨异曲同工;景自天成,与各种自然现象息息相关:台风扭曲树干形成的错节纹,枝杈疤结形成的鬼脸纹等等,古人运用各种仿生的想象将这些纹路比拟出来,让心领神会的美妙意境沟通古今。”
  海岩还表示,收藏黄花梨也是亲近中华文化、聆听古人絮语最直接的一种方式。“对黄花梨越了解,越觉得这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看到很多中国文化的元素、中国文化的演变、文人心理的演变。”黄花梨本身就代表了一种文化,她的显赫身世由深刻的社会历史的因缘构成——文化发展到某一个层次,政治和经济环境呈现出某一种状态,就催生了人们对于某一种艺术或某一种物质的喜爱,也形成了一个民族的审美情趣。
  价格飞升堪比黄金
  虽然明清古典家具并无海黄和越黄之分,但近代黄花梨家具却有明确区别。近代黄花梨家具以海南黄花梨为尊,产地之差,价格也相差巨大。
  艺园红木总经理宋秋霞介绍说,海南黄花梨成材极慢,而本身的药用价值和收藏价值高,近年来价格成倍增长。杨波告诉记者,10年间海南黄花梨的价格涨了不止400倍。现在,海南黄花梨原材料的价格远远高于成品家具的价格,出现严重倒挂。
  对于黄花梨价格的突飞猛进,著名作家海岩认为,明代黄花梨价格极高,堪比黄金,这种状况持续了一百多年,现在的高价只是一种回归和认同。黄花梨在明代文人雅士眼中是珍贵的主流材料。尽管之后出现“断层”,但改革开放后,中国古典文化重新受到关注,中国收藏界和世界收藏界开始接轨,黄花梨又开始重受重视。王世襄《明式家具珍藏》一书出版后,掀起了海外来华抢购黄花梨家具的热潮,黄花梨的价格也一路攀高。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胡德生表示,黄花梨价格的走高与其木材自身的特点密不可分。他告诉记者,黄花梨花纹美丽、色泽柔和,有香味,容易进行深颜色和浅颜色的调配,也适合镶嵌,具有加工性能良好、软硬轻重适中、不易变形等特点,适宜制作榫卯,是明代和清早期最受推崇的木料。
  业内人士表示,家具的收藏价值与其稀缺程度有关,由于海南黄花梨已很难找到,所以其家具价格和收藏价值也高出其他家具许多。
  【名词解释】
  海南黄花梨
  属于豆科蝶形花亚科黄檀属植物,学名为“降香黄檀”。在众多花梨品类中,首推海南黄花梨,当地人称为“降压木”。海南黄花梨主要生长在海南岛,木质坚重,肌理细腻,色闻美观。其心材新切面为紫红褐或者深红褐色,常带黑色条纹。新切面辛辣气浓郁,久则微香;结构细;纹理斜或交错。
  海南黄花梨又分油梨和黄梨两种,材质、色泽、纹路也因品种、生长地域、气候环境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上品为“油梨”,生长、成材慢,油性大,颜色深,花纹美,类似“鬼脸”。黄梨颜色较浅,油性较少,分量较轻,花纹的美丽成色也稍差。
  按现代植物学分类,海南黄花梨属于黄檀属香枝木类,是黄檀属中材质最好的木种。在《红木国家标准》中,黄檀属除降香黄檀称“香枝木”外,其他材种均被列入酸枝木类。
作者: ksj7341    时间: 2012-7-11 11:39
 海南黄花梨的争议  近年来,随着越南黄花梨这种称呼的出现,明清古典家具中是否全为海南黄花梨用材也面临着一些争议。一部分专家学者和家具制造商认为,明清古典家具皆是采用海南黄花梨制作,不存在越南黄花梨;而一部分专家学者和收藏界人士则认为,明清古典家具有一部分是采用越南黄花梨制作的。
  查阅历史资料可知,在明清时期,黄花梨并未有海南和越南之分,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的称谓是近几十年才开始出现的。在嘉德、苏富比、保利等国际拍卖会上,黄花梨家具的正式图录中从未明确标明海南和越南二字,统称为黄花梨家具,只用年代作为区分。
  海岩、马未都、伍炳亮、邓雪松等收藏家和文化名人认为,由于海南在历史上是偏远之地,当时交通闭塞、信息不发达,海南黄花梨难以被世人所知,也很难从深山中运出,多数被当地农民用以建造房屋、制作农具。而越南与中国陆路相同,边贸发达,大量货物互通,陆路运输相对水路更为便捷,因此明清古典家具不排除有越南黄花梨制作的可能。
  直到2000年,参照《大英百科全书》所制定的《红木国家标准》把黄花梨的产地定位于海南,才有了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之分。
  收藏范围越小进步越快
  ●海岩,著名作家、收藏家、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委员会高级顾问
  收藏名贵家具是一项耗资不菲的爱好,爱好者应该准确衡量自己的财力、精力、学识,三思而后行。收藏的范围越小,进步越快。在一块土地上深耕细作,就能自成一“家”。
  我从一开始收藏就有清晰的定位,主攻高端仿古家具。一方面是因为老家具价格高昂,同时需要有充足的历史文化知识去鉴别,对刚起步的人来说,陷阱太多。另一方面,高端仿古家具作品流通渠道广,价格选择层次多,信誉良好的商家相对多,也比较可靠。可以多去观摩一些工艺大师的作品展,提高自己的眼界。
  初入门的收藏者逛黄花梨家具店时,首先要做的事就是不要带钱包和信用卡进店,防止自己头脑发热仓促之中签下订单,进行不理智消费。三思而后行是明智的做法,虽然这样或许会错过一些好东西,但是在购买初期宁可错过,不可买错,需坚持宁缺毋滥。
  另外,收藏当然要从稀缺材质和家具入手,进行抢救性的收购。目前,海南黄花梨的收藏更具紧迫性。目前我收藏有五六百件黄花梨家具,其中以海南黄花梨居多。在我的藏品中,高端仿古家具占了三分之二。
  闻气味鉴别海黄和越黄
  几年前,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之间的价格相差十倍有余,而近两年,随着海南黄花梨的绝迹,和越南黄花梨的逐渐稀缺,两者之间的差价不断拉近。鉴别黄花梨材料和鉴别古玩字画一样,很多东西靠感觉,难以言传。
  单一地根据海南黄花梨的花纹特点、颜色特点去鉴定,容易走入误区,需要将几种综合起来比较。海南黄花梨有药材的降香味,气味柔和;而越南黄花梨的气味比较刺鼻,略带辛辣。海南黄花梨的颜色更柔和,深浅过渡自然,更加内敛和文气;而越南黄花梨的深浅色彩比较抢眼,色彩的对比和纹理的明暗变化明显,区分比较明晰。
  - 市场走势
  海南黄花梨将温和上涨
  ●伍炳亮,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伍氏兴隆明式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1997年之后,海南黄花梨木材的来源已经越来越少,材料的规格也越来越小。另外,国内持续十年的材料收购也基本上将当时进货渠道的货源消耗殆尽,使得木材的价格攀升至较高的位置,1997年海南黄花梨每吨的价格已经达到十多万,大的老料甚至接近二十万元。
  目前的海南黄花梨价格已十分昂贵,价格的走势上或不会像前几年那样迅猛拉升,但也不会出现大幅下跌的情况,资源枯竭而需求旺盛是事实。市场上,海南黄花梨家具寥寥无几,好的家具都具有唯一性,缺乏材料也难以再开料制作。我预计随后几年海南黄花梨的价格会以温和的方式持续上涨。对于海南黄花梨的投资和收藏,我建议如果是初入门阶段,应该多看少动,不要盲目进场。市场上标明的“海南黄花梨”,不见得就是真正的海黄,即使是真材实料的海南黄花梨,也应从“形”、“艺”、“材”、“韵”四方面综合考量。
作者: ksj7341    时间: 2012-7-11 11:40
黄花梨家具收藏在我国可以说从明末清初就已经开始了,那个时候开始把黄花梨家具作为艺术文化争相收藏的不是中国人,是外国人,是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的时候发现了中国家具的艺术,至此之后中国传统家具在世界上出名,形成了明式家具,更是掀起了此后中国黄花梨家具收藏的高峰。

  第一次收藏高峰:

  西方传教士最先“发现”其价值

  明末清初之际,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发现了中国的传统家具。中国明末清初之际也正处西方欧美国家路易十六时期。当时欧美国家认为西方的巴洛克家具过时了,迫切需要一种新的风格代替它,正在他们自己没有思路,没有新的设想的时候发现了中国的明式家具。胡德生老师说:“当时,西方传教士看到中国的明式家具时,都看傻了”。

  中国明式家具的造型、结构、风格特点正是西方梦寐以求的风格,是一种动中带静,静中带动的感觉,中国的明式家具恰恰全都具备。因此,中国的明式家具首次在欧美国家盛行,形成了第一次收藏高潮。欧美国家的人争相到中国来买,而这个时候正处在明朝刚刚灭亡、清代刚刚开始的时候,亡国之君的东西,普遍地被扫地出门。正是这些被中国人扫地出门的“垃圾”却被西方人当做是宝贝。

  自此之后,中国的明式家具直到今天一直没有降低过艺术品位,始终是欧美国家的人收藏的重点,这是第一次明式家具收藏热。

  第二次收藏高峰:

  黄花梨家具遭哄抢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占领了清宫廷,皇室的各种艺术品遭到哄抢,不能带走的就毁掉,挑选珍贵的艺术品带回去收藏。此时,中国的黄花梨家具在西方已经成为了上流社会的高端物件,士兵们就哄抢中国的家具,争相往自己的国家运。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讲,这种收藏不是主动性,而是历史原因造成的。这一时期,上好的黄花梨家具被外国人抢走,也就形成了中国黄花梨家具的收藏第二波高峰。

  第三次收藏高峰:

  文革时期掀起的破四旧运动

  “文革”时期,我们自己抛弃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破四旧”、“立四新”,老东西、旧东西一律被扫地出门。北京市当时遭到抄家的黄花梨家具后来都集中存放在北京市文物局的国子监,屋里放不下了的家具,就放在院里。这一时期,好多遗留在国内的黄花梨家具都被没收,而没有任何的保护措施,风吹雨淋,一年、两年都散架了,散架之后也褪了色了,松了散了,国人就不再当宝贝似的。

  而这个时候,外国人又瞄准了这个机会,通过正当外贸途径向中国外贸机构订货,当时外国人是有多少黄花梨家具就收多少,于是中国的外贸机构到处把北京市文物局的那些破烂全敛走了,全卖钱了,创外汇了,这一时期外流到海外的黄花梨家具是最大的一次。

  第四次收藏高峰:

  为了“外汇”黄花梨家具疯狂地被出售

  “文革”结束之后,gov-ern-ment落实政策要发还抄家物资,有一批家具回到了主人手中,但也有一大批的家具再找不到主人了。这个时候外国人又瞄准了机会。当时,中国社会已经出现了一些专门做中介的人士,俗称二道贩子、走私贩子,家具走私的现象开始出现了。或者是外国人收买中介人士,让这些中介人士在国内收购这些黄花梨家具,并付给他们外汇。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当时中国的收藏家们还没兴起,想收藏的却经济财力不够,即便当时有资金也禁不住外汇诱惑。当时,人人都争相要外汇,所以人们宁愿便宜出售给外国人也不想卖给中国人。因此中国的收藏家只能看着干着急。

  第五次收藏高峰:

  王世襄推崇明式家具

  九十年代之后,改革开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中国的收藏家们才有了相对宽松的资金和政策去收藏。但是已经有些迟了,因为经历前四次的收藏高峰,中国珍贵的黄花梨家具已经被外国人抢先收藏了。

  在这次收藏高峰中,王世襄是首屈一指的弄潮儿。在1985年前后,王世襄出版了《明式家具》,这掀起了一次收藏高潮,这次收藏高潮比以往几次都厉害,同时走私也更厉害了。搞中介的二道贩子买了王世襄的书,按图索骥,走私的都是精品。据了解,王世襄先生在政协会议上直流泪,哭着说:“我那个书没起好作用啊!给二道贩子做走私指南了”。

  这前后其实也是中国黄花梨家具收藏的高峰,同时也是黄花梨家具的精品走私高峰期。

  从上面可以看出,中国的黄花梨家具收藏其实是外国人一次次地掀起来的,这也是现在市场上为什么黄花梨家具多是海外回流的原因。
已有0条评论
作者: yangli1970    时间: 2012-11-19 16:15
价格已远超紫檀了
作者: westgsliang    时间: 2012-11-19 20:40
帮E族兄弟顶贴是美德
作者: 土豹子    时间: 2012-11-19 20: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搜狐天下    时间: 2012-12-1 16: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越野e族论坛 (http://bbs35.fblife.com/)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