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24 阳关--大小方**城--月牙泉 175KM
中国 的文明史,很大部分就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博弈史。52个民族一家亲,最终走向融合,但往事并不如烟。从汉族的视野来看,各朝之间的差异还是相当显著的。宋朝这个弱鸡就不消说了,真正扬眉吐气的,还是我大汉,“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何等的气魄!
汉武帝时,放弃了和亲政策,对匈奴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反击。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兵西征,沉重打击了匈奴右部。同年,汉分河西为武威、酒泉两郡。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又增设 张掖、敦煌两郡,同时建玉门 关和阳关。从此,玉门关和阳关就成为西汉王朝设在 河西走廊 西部的重要关隘。这个锐意进取、意气风发的时代,足以让我们后辈为之自豪。
让我们复习下汉武帝亲自命名这四郡的含义吧!
武威:武功军威
酒泉:城下有泉,其水若酒
张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
敦煌:盛大辉煌
张骞(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 汉中郡城固 (今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人, 中国 汉代杰出的外交家、行者, 丝绸之路的开拓者。
张謇这个人的经历如果拍成影视作品定会非常的好看,为实现汉武大帝经略西域之目的,张謇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出使西域其实就是做战前间谍以及谋求和大月氏攻守同盟去了,必须穿过匈奴控制的区域,两次被抓、两次逃脱、与匈奴女成亲在匈奴被困7年之久,两次穿越茫茫沙漠,居然能毫发无损带着妻子9年后回到长安,这是什么样的意志力在支撑着他啊!
历史的苍蝇拍永远拍不走这些游牧民族,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对于这片土地的争夺周而复始,血腥而漫长。战,还是守;贸易还是闭关,各个朝代有不同的见解。 丝绸之路屡经兴废,到明代终于废绝转而闭关自守,关隘也从玉门 、阳泉两关退守至 嘉峪关 ,把整个 敦煌 都扔在了关外。进取必然开放,怯懦必然保守,高下立现。
不是很理解雕塑作者把王维做成半雕塑像的创作意图,不像是劝酒,更像是从土里爬出来呼号的场景,元常心里定在念叨:“兄弟,至于么?”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此时阳关并非边关,诗名中的“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 新疆 库车 ),大唐在汉隋的基础上对西域的经略又更进了一步,没有辱没先祖的荣光。对比明朝嘉峪关的龟缩防守策略吧:敌扰则战,敌退勿追!  
这是一个历史和文化交汇的路口,信息极大,我们汉子民一些常用的词汇都与此地相关:阳关大道、关照
这是阳关景区唯一的历史实物,7.8米高的烽燧已经被风刀削为4.7米,仍不失它的雄壮
丝绸古道南线,据说能并行14辆马车,超级高速公路啊!
当年的阳关城已被掩埋于黄沙之下,复原的景观给我们提供理解历史的注脚
黄河 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 玉门 关。
玉门关小方盘城遗址,当年的规模肯定不止于此
汉长城,黏土夯筑而就,守护农耕文明的防线,想当年金戈铁马,多少好男儿在此热血洒边关
大方盘城( 又名河仓城)遗址,苍凉雄浑,紧靠疏勒河,当年通过船运将玉门关将士、马匹所需的粮草贮存于此,规模很大。
疏勒河蜿蜒流过,历史变迁,不变的是那山、那水
|